伺服阀有三大易混参数——压力增益、流量增益、流量压力增益。它们直接决定系统的精度、稳定性和能耗!
但不得不承认,这三大参数的概念晦涩难懂,为很多人带来困扰。今天船长会用最直白的语言,拆解一下这几个参数!
(1)概念
流量增益表示伺服阀阀芯移动单位距离时,输出流量的变化量(前提是负载压力保持不变)。
通俗理解:假设阀芯移动1um,流量增加10L/min,则流量增益为10(L/min)/um。

(2)作用
- 高流量增益:增益值越大,阀芯微小移动就能引起流量大幅变化,也就是说伺服阀对输入到负载内的流量控制就越灵敏,反应到执行器上就是响应快、动作猛,适合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景(如高频轧机调节)。
- 低流量增益:动作柔和、稳定性高,适合精密微调(如板材厚度控制)。
(3)选型坑点
流量增益过高易导致系统震荡,流量增益过低则响应迟缓。
选型前需要明确:到底系统需要“快准狠”还是“稳如钟”?
(1)概念
压力增益表示阀芯移动单位距离时,输出压力的变化量(前提是输出流量为0)。
通俗理解,假设阀芯移动1um,压力增加5MPa,则压力增益为5(MPa)/um。
(2)作用
- 高压力增益:阀芯微小移动就能快速建立高压,适合驱动重型负载(如冲压机的瞬间加压),但需注意压力冲击。。
- 低压力增益:压力调节细腻,适合需要平稳加压的场景(如精密注塑、精密机床的进给控制)。
(3)选型坑点
盲目追求高压力增益会导致系统刚性过强,容易引发冲击,损伤伺服阀!大负载场景建议搭配缓冲设计。

(1)概念
流量压力增益表示,伺服阀的开口一定时,负载压力变化所引起的负载流量变化。它决定了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“韧性”。
通俗理解:假设负载压力突然增加1MPa,流量减少20L/min,则流量压力增益为-20(L/min)/MPa。
(2)作用
- 高流量压力增益(绝对值大):负载压力变化会显著影响流量,系统“软”,适合需要柔性缓冲控制的场景(如机器人关节)。
- 低流量压力增益:负载压力变化对流量影响小,流量稳定性强,系统“硬”,适合对抗外界扰动的场景(如轧机恒压力控制)。
(3)隐藏关系
流量增益 = 流量压力增益 × 压力增益!
三者需协同设计,单一参数过高会打破系统平衡。
1、先定场景:
-
- 高动态响应(如飞剪机)→ 优先高流量增益。
- 大负载驱动(如液压冲压)→ 优先高压力增益。
- 强抗干扰需求(如船舶舵机)→ 优先低流量压力增益。
2、再调平衡:
- 若系统震荡→ 降低流量增益或提高流量压力增益。
- 若响应迟缓→ 提高流量增益或降低流量压力增益。
3、实测验证:
通过空载流量曲线(如下图)、压力增益曲线测试,观察过渡区是否平滑,避免“参数虚标”。

- 误区1:“流量增益越高越好”——过高会导致系统震荡,需匹配控制器响应速度。
- 误区2:“压力增益越大越有力”——可能引发液压冲击,需设置压力缓升保护。
- 误区3:“流量压力增益无关紧要”——它直接影响系统阻尼,忽略会导致频繁调整参数。
本文内容参考郑文明所发表的论文《伺服阀科学使用的研究》,做了相应的白话解读,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指正!